close

作者-不願具名的攝影者


    上一週關於黑松沙士的新瓶裝-“清爽der ”產品在網路上引起了眾多迴響,本媒體素以食相關議題及真相為探討的討論平台,關於食物時事自然不會少談;網路上的迴響究竟在吵什麼?我們來看看:

在台灣長銷近60年的飲料「黑松沙士」,去年才因應健康族群推出「減糖清爽版本」,今年就跟設計師彭星凱合作,重新打造外瓶包裝,前後版本一比之下,將差異版本以彩圖在下方顯示:

 

[caption id="attachment_834" align="alignnone" width="770"]00-770x470 左為新瓶裝,右為舊瓶裝設計[/caption]

 

可以很明顯看出:哇!也變太潮了吧?瞬間連宅男都可以氣質飆升!開了瓶蓋,喝下飲料的動作,連筆者都可以變成金城武了!但是不少網友看了看,反應出這樣的意見:「在超商看了不免覺得奇怪,原來顯眼的沙士突然變的冷冰冰般陌生,感覺好像雖然質感提升了不少,但這從小到大陪伴我們的飲料,好像不再那麼的熟悉!?原來顯著的黑松沙士商標呢?」

 

問題出來了,設計師又如何回應?

以下附上設計師彭星凱於其粉絲專頁:空白地區(Peng Hsing-Kai)

 

臉書內文:

關於黑松沙士副產品「清爽 der」新版包裝的眾多迴響,感謝各方的欣賞與批評,我們正與廣告代理商提案發表一則從專業角度說明行銷考量的文章,但有些事情我必須先釐清。

此專案由黑松、創略廣告以及敝工作室耗時六個月共同決定,經歷市場分析、溝通、拍桌爭吵、數百封的郵件、快被放棄之際又因為幾位團隊成員的堅持而至今能夠以正式商品的面貌在這裡問市,這些都不是能光鮮地擺在檯面上被看見的東西,也不是能夠被扁平化成「文青流行風格」的東西。

作為一名平面設計工作者,我一直對現今公眾參與討論的方式十分反感。養成一個成熟設計師所需的訓練與經驗,累積十年都還未必能夠達成;而一間企業、一個品牌,投注在產品上的心力與資源,也一樣超乎外人所能想像。當這些人想要做出改變,當這些人嘗試讓我們的世界更加進步、豐富,當你幸運能作為一名消費者,請記得在你面前每一個亮麗的包裝,都耗費過相同的心血,都是一群每天置身市場研究,訓練有素的「行銷人」聚在一起所做出的決定;也請記得,在臺灣要做到突破、具新意、不跟隨外國思維的原創,是多麼困難以致於多麼難得。

請交換尊重。專業的事,讓專業的人去說。

 

兩方各說各話

因為這篇文,引起了正反兩方的混亂筆戰,袒護設計師的一方說台灣長期對於專業上的不尊重,對於此提出辯解是理所當然;而反對方則提出一個成熟的設計師,應該有自信去面對大眾的評價,而非用高傲姿態來指責消費者;誰對誰錯?沒有一定答案,唯有從哪個角度去看待,自己便有了自己的解答。

 

 

問題出在哪裡?

說了沒答案,但最後筆者想來跟各位談談這件事的爭議點。一些個人的淺見。

筆者雖然不是設計相關科系畢業,但憑著:「喜歡美的事物,所以想要學會怎麼去創造它的理念」,大學開始自學設計,慢慢從基本的圖像美與否的判斷和擺置,到使用軟體排出自己的想法,甚至到後來開始有朋友願意付些錢來請我幫他們設計一些小東西… …所以設計師在貼文中提到:「養成一個成熟設計師所需的訓練與經驗,累積十年都還未必能夠達成;而一間企業、一個品牌,投注在產品上的心力與資源,也一樣超乎外人所能想像。」我完全同意這樣的說法,畢竟筆者自己就經歷了這樣的過程,堅持到現在才有了些許的成果。更何況是以設計為業的設計師?台灣對於美學專業度的不尊重源自於我們是一個以工業拉起經濟的國家,對於有價值專業的定義,較屬於能立即見效,可以有顯著實際成果為評斷標準;這對於需要長時間經營的美學教育,和產出可能無法立即見效的成果,有著絕對的不利。雖然現今情況音社會風氣逐步開放,多元的想法融合下,開始有漸漸好轉,但整體來說到達理想仍有距離。

 

 

為了什麼而設計

我們要釐清設計中最重要的一個觀點:「設計思考中提到的換位思考和以人為本的理念,就是要想到大眾需要怎麼樣的設計和需求,才會有設計的必要。」
黑松沙士是台灣本土老牌飲品,筆者覺得可以再放一些原始元素回去,再稍微改造。不過,重新設計老品牌形象與包裝真的頗有難度,又要有換代的新穎感,又不能去太多脈絡。設計的確是會被大眾公評的,並納入多元意見再去取捨變化,它不是『只是做自己喜歡』的藝術,當中的公眾性是藝術沒有的,它甚至多了社會責任,藝術幾乎完全可以孤芳自賞。

設計是民主的,藝術才是專制的。

 

懂得傾聽聲音才有辦法做出好設計

商品設計本來就是要擁抱大眾,創造消費;但對於設計的產出,如果是抱著「作為一名平面設計工作者,我一直對公眾參與討論這件事十分反感。」既想要引發消費者的關注,卻又由不得消費者之間的討論,那就真的尷尬了。設計的過程當然不容易,但端在消費者面前的,就是最後的產出。說實在的消費者也根本無意去參與討論,我同意專業的事讓專業去說,但說說看到的感受,卻也不是什麼不尊重。而且說起來好笑,設計本來就是一種語言,若是只能你講別人不能聽了之後反饋,那不過就是自言自語罷了吧?

 

得罪衣食父母,怎麼想這都不是明智之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